向阳乔木
个人一大爱好就是喝可乐。
昨天看了《超预期寿命:长寿的科学与艺术》的解读,了解到糖对人的影响,觉得要减少糖的摄入量,原因如下:
人活着需要热量,热量来自于糖,糖来自于碳水化合物,细胞能直接用两种单糖:葡萄糖和果糖。其他糖都会被先分解成单糖使用,胰岛素负责运送单糖。
成年男性血液中有大概5克葡萄糖循环,超过会转化为糖原存下来,糖原是葡萄糖的备用形态,会被胰岛素送到骨骼肌和肝脏存下来。
吃过量碳水化合物→生成糖原保存在骨骼肌和肝脏→运动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→糖原转成葡萄糖补充→恢复血糖平衡
但是,糖原只能把1600卡路里存在骨胳肌和肝脏(电池容量有限),如果摄入太多,就会存在身体其他位置形成脂肪。(脂肪像大号充电宝)
脂肪很有用,让我们一天不吃饭照样有力气走路,在食物匮乏、严寒日子里活下来。
但是,过量摄取糖原,皮下脂肪都不够存,脂肪会存到其他身体器官,带来各种疾病:
- 肝脏→非酒精性脂肪肝
- 肌肉组织→胰岛素抵抗
- 腹部→内脏脂肪
- 血液→动脉粥样硬化
过多脂肪进入肌肉组织,就会影响胰岛素信号传递,让胰岛素很难把葡萄糖送进肌肉细胞变成能量。
这时,胰脏就会产生更多的胰岛素,加把劲送葡萄糖给肌肉,但终究有上限。这时胰岛素只能把糖变成脂肪,形成正反馈恶性循环,也叫胰岛素抵抗。
胰岛素是一种生长信号激素,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发生,带来各种疾病。
除了葡萄糖,果糖存在于各种水果、玉米和很多其他植物中。果糖会被肝脏转换为糖原或者葡萄糖,再变成能量。
最早,人类祖先不能把果糖变成脂肪,某次基因变异,让人不再产生尿酸酶,这样尿酸就能存在身体,把果糖转化为脂肪。在远古环境,这样变异对生存非常有利,但对现代人来说,在食物资源丰富的今天,这个能力反而成了危害。
果糖跟葡萄糖不同,不会给人饱腹感,吃了很多还觉得饿,甚至上瘾。这就更容易摄取过量。
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大约含有55克的糖分,可乐的糖分含量较高,主要成分为果糖。
长期摄入过多的可乐可能对健康有害,会转化为脂肪、产生尿酸(引发痛风)
巴菲特老人家每天喝五罐可乐,估计是基因好,一般人还是悠着点。。
留言
發佈留言